上塘银饰小镇
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本栏推荐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银饰资讯

云南谷陇镇银饰产业怎么发展起来的?

时间:2020-06-19 12:58:56   作者:上塘银饰小镇   来源:上塘银饰小镇   阅读:305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 叮叮咚咚,黄平县谷陇镇的一条街上,这样的银饰敲打声已响了很多年。从一家两家,到现在的57家,这里,俨然成了银饰一条街,是黄平县以及周边县市银饰的首要输出地。贫困户龙润文的银饰铺就坐落其中,相比方圆不少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银饰铺,龙润文的店铺逊色不少,店面不大,一个摆满银饰的转角柜台......

叮叮咚咚,黄平县谷陇镇的一条街上,这样的银饰敲打声已响了很多年。 

 
从一家两家,到现在的57家,这里,俨然成了银饰一条街,是黄平县以及周边县市银饰的首要输出地。 
 
贫困户龙润文的银饰铺就坐落其中,相比方圆不少装修得富丽堂皇的银饰铺,龙润文的店铺逊色不少,店面不大,一个摆满银饰的转角柜台就占据了一大半的处所。 
 
“家里2个老人,3个儿童,再加上咱们夫妻俩,全靠这个店铺维持。”对肢体残疾的龙润文来说,这个小小的银饰铺就是一家的“命脉”。 
 
眼瞅着方圆的店铺越开越大,装修得越来越奢华,龙润文曾有过不少担心,生怕像他这样的小店被挤垮、淘汰。 
 
这样的担心也并非个例,57家银饰铺中有相等一部分都和龙润文的状况类似,他们底子薄,家庭负担重,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。 而在更宽敞的层面,谷陇的银饰产业不仅仅只与这些店主相关,它还和众多散落在乡间的银匠,加入这个行业销售、加工的民众,以及需要穿戴银饰的民众等都有亲密联络,其发展态势直接影响当地民众的出产生涯,也影响着当地的经济。 
 
“谷陇的银饰产业由来已久,覆盖面大,根基好,是一个很有带动力的特色产业。”谷陇镇副镇长王翼翔说,谷陇镇98.7%的人口都是苗族,向来就有穿戴银饰的习气。 瞄准银饰这一特色产业,去年,谷陇镇采用“三变+文明+协会+电商”形式,组织57家银饰加工店铺抱团成立黄平县谷陇镇中国苗银协会,执行协会统一行业标准。 
 
“成立协会的目的就是抱团发展,除形成聚协力,让大大小小的银饰铺都能有一席之地外,还要形成强劲的带动力,带动更多的贫困民众借此脱贫。”得到“贵州省银饰工艺大师”称号的谷陇银饰协会会长杨万付出生在一个银匠世家,1993年,为传承和损坏弘扬苗族手工艺返乡创业。 
 
在谷陇镇银饰街上,很多从事这个银饰产业的人都是杨万付带进去的“徒弟”,龙润文也是靠着从他这里学到的银饰锻造技艺,撑起一个家。 “背靠协会,除零售外,异常协会都会给咱们订单,产品也由协会回收,再也不用担心哪天自己就撑不下去了。”龙润文愉快地说。 
 
“咱们所接到的订单优先分给贫困户。”杨万付说,有了协会,就避免富的越富、穷的越穷,优势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势。 除了这57家银饰加工店铺,银饰协会还与疏散在乡村的银匠们建树起了协作干系,带动就业三四百人,其中贫困人口一两百人。 
 
除抱团发展,谷陇银饰协会还搭上电商快车,产品走向全国,年产值从五六千万元上升到了近3亿元,每月用银4吨多,设计的银饰产品种类上千种。
 
小小的银饰产业在谷陇镇蓄势勃发,锦绣生涯在指尖轻舞。

标签:云南谷陇镇银饰  
相关评论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