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塘银饰小镇
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本栏推荐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银饰资讯

苗族银饰特征:苗族银饰更是一种文明

时间:2020-05-27 08:40:20   作者:上塘银饰小镇   来源:上塘银饰小镇   阅读:163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明现象在履历上曾被众多民族青睐,成为多元文明交流的载体之一。在这一载体中,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"耳档",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“跳脱”,以及从古代饰物中因袭而来的 “步摇”、&ldqu......

       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明现象在履历上曾被众多民族青睐,成为多元文明交流的载体之一。在这一载体中,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"耳档",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“跳脱”,以及从古代饰物中因袭而来的 “步摇”、“五兵佩”和中国传统的龙、凤、鳞纹样等等。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,苗族大银角简直为佩戴者身低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。苗族的图腾崇拜,是银饰的重要造型。苗族图腾即与苗族有血缘干系的几种图像。

 
苗族银饰
 
       在苗族古歌中,传唱是枫木生出了蝴蝶母亲(即妹榜妹略),蝴蝶母亲生下了十二个蛋,由鹊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宗姜央和十二弟兄。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,苗族银饰的加工,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。根据需要,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、银条或银丝,使用压、寥、刻、镂等工艺,制出精美纹样,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。
 
       银饰特征
 
       以大为美
       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艺术特征是不言而喻的,苗族大银角简直为佩戴者身低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证。堆大为山,呈现出巍然之美;水大为海,呈现出浩渺之美。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奇异见闻,用美学的见地来看是很有道理的。同时也体现了你的家庭富余程度是不错的,并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。
 
       以重为美
       再看以重为美,贵州施洞苗族妇女自幼穿耳后,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,以确保能戴受骗地流行的圆轮形耳环,使用耳环的分量推长耳垂。有些妇女因耳环过重,耳垂被推豁。当地耳环单只最重达200克。黎平苗族妇女的篓花银排圈讲求愈重愈好,重者逾八斤。

相关评论
|